《的麦穗》是苏教版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。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,叙述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到麦地里摘的麦穗,弟子们挑挑拣拣,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,揭示了人的一生需要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会,而不可以动张西望的道理。
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我是从三个方面设计的,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,反复朗读、品味,领会文中所揭示的深刻生活哲理。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质,对文中的哲理进行感悟,重点理解“追求应该是的,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,这才是实实在在的”如此就突破了难题。
教学办法我使用自主学习、探究感悟,多种形式的读,同桌交流,小组交流,合作学习等形式展开教学,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。他们敢读、会悟、想说,表达得充分,积极性非常高,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。 教学步骤分三大块进行。
第一,贴近文本,复习导入。我由目前的季节、时间、名言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1日之计在于晨”,让学生抓住了学习机会导入了本节课,又以充满激情的配乐朗诵走近了苏格拉底,导入课题。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,起到温故知新有哪些用途。
第二,精读感悟,赏析文本。我分三个步骤来完成。第一让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找苏格拉底对弟子提出需要的句子,认真读,用心去领会他的态度坚决果断,不容置疑。第二,由苏格拉底对弟子的需要,引入我对学生的需要,让学生默读、批画、做批注、谈领会,带入文字去品读等一系列活动,使学生了解了弟子们不可以把握机会,当机立断的缘由,同时也失去了摘麦岁的机会,让学生去想苏格拉底老师和弟子们会如何想。过渡导入苏格拉底老师会如何说。最后,课件出示苏格拉底老师所说的话,让学生领会两个“的”指什么?同桌合作交流的蕴含在文本后面的意思与从这段话中领会的道理,师可以适时点拨,再通过朗读教导,学生真的心领神会了,这是,趁势抓住机会,让学生联系实质生活,说说哪些人把握机会,哪些人错失良机,今后自己应该如何做?
第三,概括课文,课堂测试,升华主题。通过概括课文,使学生回归课文,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。课堂测试题的安排既是对整篇课文的概括、提高,又是对学生进行写话练习,内化文本。老师在学生告白心声中送名言,勉励学生用名言鞭策自己,并积累名言,提升我们的语文底蕴。